出發點是靠近中央車站的涙之塔(Schereierstoren),逛逛Amsterdam的東半部舊城區.結束於海事博物館(Scheepvaart museum).後來我再走大馬路回中央車站附近的China town吃飯
Amsterdam東半部(舊區)
16,17世紀時,Amsterdam興建了運河及有山牆立面的房子,成為現今Amsterdam的特殊景觀.
出發點: 涙之塔,建於1480年,是中世紀城牆的一部份,17世紀市區向外擴張拆城牆沒拆到的.類似台北的北門吧

在小巷子內的遊樂場,旁邊就是幼稚園

Lastageweg街上的新建公寓

Schottenburg的warehouse,現在已改成公寓.Amsterdam的建築,自15世紀起,就因為法規,建地面積及土質不穩等限制,使其房屋立面大小多半一致,並採用大窗來減輕承重.各家運用裝飾用途的山牆,門框,窗形來突顯自家的特色.
有些立面故意蓋得微傾,好把貨物吊到室內,而不會打破窗戶.

多彩的新公寓,這三角窗還蠻出名的,我在Panoramio看過很多人照.

前景是有骷髏頭的大門,後面是南教堂的鐘塔(Zuiderkerk)建於1603年

布商公會,有裝飾精美的山牆.

在Amsterdam你最常看見的就是這三個XXX,代表Amsterdam的剋星:水、火與黑死病

蒙特班斯塔(Montelbaanstoren),下半部建於1512年,木塔尖建於1606,也是舊城牆的一部份

各式山牆立面

大家講好一起開窗嗎?


建築篇到此為止,下次再來看運河,船及腳踏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